近日,前曼联队长维迪奇接受了天空体育的《The Overlap》节目的采访,采访他的人是另外一位曼联名宿加里-内维尔。
两人从各自近况开始聊起。
维迪奇:“你现在在做什么?什么都做点吗?”
加里-内维尔:“不,我只做足球相关的, 和罗伊、伊恩、卡拉格,还有吉尔他们一起做Overlap节目。”
维迪奇:“你还在做地产生意?”
加里-内维尔:“对,我做地产。在曼彻斯特正在建一家W酒店,就像你在美国看到的那种。这个项目两年内完工。我给你看一下。前面这栋楼已经完工了,是办公楼,一共十层。这边全是亮着灯的。 ”
加里-内维尔:“你的那个项目有多大?”
维迪奇:“其实还好,我投资的那一栋大概是450万美元。”
加里-内维尔:“是公寓吗?”
维迪奇:“是的,大概76套单人间和双人间。”
维迪奇:“完全没有,我在曼联踢球时就拿到了教练执照,B证和A证,退役后又完成了英足总的职业教练证。我本来想往这条路走的。”
是的。有过几个机会,但那时候我住在米兰,因为孩子和家庭我不想搬走。时间久了,我就越来越脱离足球了,也有了一些别的机会。现在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做的事情很满意。孩子现在都18、16和快14岁了,可能再过两三年,我会重新投入到足球中去。现在的话,我很满意当下的状态。
如果说现在的足球——真的压力太大了。当教练不容易。我们在弗格森手下踢球时,感觉这事儿好像也没多难,谁都能干。但后来我们看到,很多曼联前球员当教练后都遇到很大困难。有的成功了,有的很挣扎,就像你一样(笑)。
我觉得现在球员权力太大了,跟钱有很大关系。俱乐部老板也更重视球员和经纪人的意见,而不是教练的。我认为这是目前的问题。如果你个性强,有冲突,最后离开的往往是你,而不是球员。
现在是一个新的教练时代,他们得更注意怎么和球员说话,有点像心理医生,不能一视同仁。但也得和老板、球迷搞好关系。索尔斯克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,但现在的环境比那时候还要难。
我从记事起就喜欢踢球,常跟朋友在楼下踢,后来爸爸把我送进了足球学校,生涯就那样开始了。
我小时候的生活很安稳,91年以前都很和平,那时候我刚好10岁。后来虽然南斯拉夫有问题,但我们小区没怎么受影响。主要是波黑、克罗地亚那边的问题,在塞尔维亚感受不深。
总体上,我们的生活挺好。运动是塞尔维亚年轻人都会接触的东西,已经写进我们DNA了。我们在篮球、足球、排球等方面都很强,就像其他国家一样。
当时有些球员,比如平茨基、尤戈维奇,他非常棒。但我总是喜欢看进攻球员和中场球员,从没真正在意防守。(加里-内维尔:我们小时候都一样,最后又都成了后卫)(笑)。我一开始也试过其他位置。
右边锋。
可能踢得不太好(笑),后来改踢边后卫,再变成中卫。我当时是队里最年轻的一个,教练总是安排身体发育还不够的球员踢边后卫。我认为中卫是非常有责任的一个位置,就像门将一样。
我讨厌和你搭档(笑)。
你从来不站在后门柱那边。我最讨厌你说,“那边你来守吧,你够高,能搞定。”
我小时候经常和年纪更大的球员一起踢球。我得更强壮,更敢拼,身体素质也必须提升。他们都比我大,我每次都要拼尽全力。
从小我就喜欢防守,不管是头球、铲球、拦截,那就是我的风格。塞尔维亚足球培养的后卫,第一课就是教你防守。
老实说,我速度不是最快的。我不慢,但也不算快。我知道自己必须靠站位去弥补,所以我宁愿多跑几步站好位,也不愿被迫全速冲刺。如果我得全力冲刺,那说明我站位就错了。
我头球能力好,主要是时间感好,不是跳得最高。在卡灵顿做测试时,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比我跳得高,但我判断落点的能力很强,能在最佳时机出现在最佳位置。我的特点就是:站位好、拦截准、判断时间点精准。
我当时觉得继续在塞尔维亚待一年,我就不会再进步了。我已经在那踢了两三年,做的也差不多了。我觉得去俄罗斯是个好选择。虽然那时候外界对俄超了解不多,但那里有很多阿根廷和巴西球员。去那对我之后加盟曼联起了很大帮助。如果我直接去意大利或英格兰,我可能没准备好。
完全是。让我对抗更强的球员,有巴西和阿根廷的前锋,踢他们真的很难。我从中学到了很多,正是那些经历让我之后在曼联成功了。
不,不是的。其实我的梦想是为红星效力,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——在和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的比赛中进球,然后和球迷一起冲上看台庆祝,然后再跳下来回到场上。小时候我就一直幻想这个画面。后来我20岁那年实现了这个梦想,之后其实我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了。我只能说我从小的梦想比较小吧。然后我当时休息了一年,你知道的,有了点钱,就开始往外跑,喝酒啊,出去玩啊。
是的,来了之后,我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俱乐部之一。我以前玩也玩够了,现在是时候检验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级别了。我当时的心态就是:我要竭尽全力向所有人证明我有能力为曼联效力。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生涯。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。
对,我们谈过一两次,但之后两三周都没下文。
是的,其实当时大卫-奥莱利(阿斯顿维拉主帅)也想签我。他很早就想带我去维拉了,但他们有财务问题。
是转会费的问题。俱乐部出不起钱,虽然也就六七百万英镑,但对维拉来说已经是大数目了。
对,他只打了一个电话,说:你想来曼联踢球吗?”我回答:想。然后交易四天之内就搞定了。
就那一通电话而已。然后我见到他是去签约时,和他、还有大卫-吉尔一起。当时我犯了个错,我说我想为曼联踢球,但我没谈薪水。
感觉冷啊(笑)。当然莫斯科也冷,但更难适应的是文化差异。我在莫斯科有10到15个塞尔维亚朋友,在不同俱乐部踢球,所以社交圈很好。但到了曼彻斯特,我完全是孤身一人,也没有什么塞尔维亚社区帮忙。前六个月真的挺难,尤其是在场上的适应也很艰难。
是的。我那时候连联赛杯决赛都没首发,只是替补。
完全没有。当时我身体根本没准备好。俄超11月底就结束了,我放了一个月假,完全没训练。而英超当时正值赛季中段。我跟教练说:给我两周时间准备。两周后我还觉得不行,就又拖了一周,三周后才踢了第一场比赛,但感觉还是没准备好。
哈哈,连你和吉格斯都在说,这是谁啊?连斯科尔斯也这么想。我们去预备队踢比赛,我和帕特里斯(埃弗拉)都踢得很糟,半场就被换下了。我们甚至在预备队都踢不出来。第二天回卡灵顿,看到预备队的球员看我们的眼神就像在说:这哥们是谁啊……我当时就明白,我不能再客气了,得认真对待训练。
是那个夏天的季前训练之后。我有了完整的备战,下一赛季就成为了主力了。英超就算你身体状态不错,也很难踢。那时候前锋都很强壮,比如亚库布、赫斯基、克劳奇,我以前在俄超没遇到过这种类型的球员。
说实话,我当时更专注于自己,我得先让自己稳定下来,再去考虑成为领袖。但我觉得那年卡里克、埃弗拉和我一起加盟,注入了新能量。虽然我们赛季开局不顺,但我们在季前赛就带着一股要证明自己的劲头,最终也拿到了冠军。
我记得那场。那段时间我们身体状态非常好。我感觉自己非常适应比赛,可以轻松踢完90分钟而不会疲劳。那一年,还有接下来一年,我感觉自己在曼联时期身体状态是最好的。
对我来说,是在我们赢下第一个英超冠军时。我终于松了口气,也清楚自己是曼联的一员了。哪怕你表现不错,但如果在曼联没能赢得冠军,就不能算是个真正的曼联球员。就像我在贝尔格莱德红星时一样,如果你在那里踢球却没赢得奖杯,也得不到真正的认可。
拿到冠军后,我对自己的比赛、自我都更有信心了。然后我和里奥开始不断讨论怎么提升我们的配合,不是那种“他有能力,我有能力”的自然搭配,而是我们真的深入讨论每一场比赛、每一次训练的细节。
你还记得吧,我们有时候会在桑拿房里边刮胡子边聊战术,聊如果是这个情况你会怎么做?、我喜欢在这种时候怎么处理。我们尽力去理解彼此的偏好和风格。大概两年之后,我们几乎不需要再交流这些了,我们已经完全默契了。
最直接的感受就是,打法非常直接。英超球队很少从后场慢慢组织,他们一拿球就会直传前锋。这在欧洲其他联赛中并不常见。通常他们会尝试从后场推进,穿插于中场与后防之间,但不是直接传到中卫脚下。而英超中后卫总是暴露在对抗中。你必须去争头球、必须赢下对抗,如果你输了,队友就会说:拜托啊!所以,我在刚来那半年里每天都在健身房训练,注重饮食,认真训练,这些都对我帮助很大。
也许吧(笑)。我在英超确实表现不错。但我不认为如果我去别的国家就踢不好。毕竟我也踢了很多国家队比赛,也表现得不错。我最大的问题是,我从来没踢过左中卫。我一直都是右中卫,而且老实说,我当时用左脚连5米传球都做不好(笑)。但我也不会去跟教练说:我不能踢左边,我只能踢右边。
是弗格森直接说的:你踢左边。”我也没说什么,我心想:只要能踢球我就满足了。不过说实话,左中卫对我来说确实不是最理想的位置。
没可能。里奥一直都是右中卫,我哪敢说:我想踢右边,让他去左边。我那时候还处在生涯初期,根本没有资格去挑战他的位置。
我跟教练的关系一直都算比较普通。他要是问我什么,我会如实回答,但我不是那种会和他频繁交流的球员。里奥有时会去和他聊,像保罗(斯科尔斯)虽然话少,但弗格森总爱找他聊几句,还有吉格斯,你也是吧?
没有。我觉得他是那种很了解不同球员的人。他不对我吼,并不是因为他怕我,而是他知道对我那样没用。他懂得有些球员你越吼越糟。我记得他对C罗吼过,还是中场休息的时候。C罗当时完全不接受。我觉得弗格森更容易对年长的、英国本土球员发火,对外籍球员会更谨慎。
是的,震惊。虽然我们知道他年纪大了,也有些健康问题,也想多陪陪家人。但他告诉我们的时候还是让我们很意外。他是在赛季结束前几周告诉我们的,但我们当时脑子里只想着好好结束这个赛季、拿下冠军。因为我们都希望他是以胜利者的身份离开。
他来贝尔格莱德见了我,告诉我他想让我当队长,问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。我跟他说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聊。但我感觉他有些犹豫:是踢他自己的足球,还是继续沿用我们之前那一套?
他来的是一支刚拿了英超冠军的球队,里面有很多老将、冠军球员。要他来推翻体系、推新风格,很难。我们原以为他会有更明确的战术思路,但他更像是说:你们怎么踢得舒服就怎么踢吧。我觉得当时如果他能更果断些,明确地说:这就是我要踢的风格,可能对大家都更好。
有,我说了。我非常坦率地说了。但可能因为我太坦率了,他误解了,以为我对他有敌意。其实我没有。如果我不满意他,我会直接说。但那次我只是想帮助他,告诉他我的真实想法。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么理解的。站在他的角度,也许他觉得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,尤其是我是在球员面前这么说的。
但像弗格森那样,他喜欢有性格的球员,喜欢有人表达自己。而莫耶斯可能不这么看,他也许以为我在挑战他,其实我只是想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,这样我才好执行。
就是我们开始谈续约的那会儿。我感觉他们不会跟我续约了。我还剩6个月合同,我知道他们会签自己的人。莫耶斯想要他的队长、他自己挑的球员。他签了马塔、签了费莱尼,这都很正常。如果我是教练,我也会想用自己挑的人。
但当时鲁尼和我都快到合同尾声了,他们先跟鲁尼续了约,没找我。我就知道自己不在计划内了。我接受这一点。说实话,莫耶斯是个好教练,也是个好人,他尽力了。也许他做了一些错误决定,但我们谁没做过错事?如果他现在再执教曼联,他肯定会不一样。
完全不可能信。
我觉得不只是弗格森离开了,大卫-吉尔也离开了。他们两个是俱乐部最重要的两个人,服务了25年,怎么可能轻易替代?
伍德沃德接替了吉尔,但说实话,那不是他的强项。他在商业运营方面很厉害,为俱乐部带来了很多钱,但在和球员、经纪人打交道方面,他缺乏经验。我认为那个角色必须由了解足球的人来担任,哪怕是退役球员,懂得如何跟球员和经纪人沟通。
那时候俱乐部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。像你、斯科尔斯、范德萨这些人,俱乐部本可以让你们留下来参与管理。有时候我们在球员薪资、转会费上花得冤枉了。说白了,我们被“坑”过。
我觉得,俱乐部最重要的是招聘体系。不光是球员,教练组、医疗团队、管理层都要是行业里最顶尖的。要招到最好的人,有时候甚至比签球员还重要。这些人会帮你招来优秀的人才,而我们过去没做好这一点。
曼联这个平台太大,压力太大。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这家俱乐部,你必须引入“性格强硬”的人。如果你找的是那些只会笑着说“好啊没问题”的人,那根本不会有改变。你得找那些愿意负责、敢说真话、即便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也愿意坚持原则的人。我认为这才是曼联的未来方向。
有啊,你们为什么没人提我两次当选英超赛季最佳球员的事?你们这是不专业!
你上维基百科查查去!我以为你是专业主持人,居然连这个都没查好。
你知道有多少球员得过这个称号吗?只有五个球员两次获得此荣誉,特里、C罗、德布劳内、萨拉赫还有我。
(维迪奇2008-09赛季和2010-11赛季两次当选英超官方赛季最佳球员)